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字雨公,绛州孝廉,曾经向徐光启、高则圣学习过,以博学而闻名,同时也是天主教徒。不过李自成更为看重的是韩霖的家世,河东韩家是世代书香门第,韩霖的投顺使得大顺算是控制了大半个山西,对于其本人,李自成也只是给了一个参政的头衔,用于招抚那些同韩家相识的名士及官僚,并没有大用其的意思。不过某人从山海关回来之后,从搜索耶稣会传教士开始发现了自己身边还有这样一个人才,虽然韩霖以博学而闻名,但是这种博学显然是不能同徐光启这样的大才相比,但是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一个难得的学贯中西的人才了。
在武英殿会议结束之后,李自成把韩霖留下问了几句,才知道他不仅学过修筑铳台之法,也学过制造枪炮的技术,铳台即西方传入的棱堡,但现在也只是一个雏形而已。徐光启、孙元化虽然已经意识到了棱堡配上火器的威力,但是并没有发展出棱堡防御体系,也就是说大明的军队还不适应这种防御作战模式。
棱堡防御体系把防御作战从一条线变成了整个面,而大明军队习惯的还是守着城墙作战,只要城墙一破就投降,这就意味着花费了巨大代价建立起来的棱堡,其实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力,因为缺乏一支能够固守棱堡的军队。
李自成听完后大为欣喜的对着韩霖说道:“非常好,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法修建铳台,还是叫棱堡更为合适。但是今后作战时,我们肯定是要用上的,不管是我们是防御的一方或是进攻的一方。你接下来把棱堡的修建和防御原理,分解成一个个数学问题,正好用来作为培训军官和士兵的教材。”
韩霖不禁有些惊奇的问道:“士兵也要学这个吗?”
李自成惊讶的看着他说道:“要是士兵不知道自己守得住棱堡,他们怎么会坚守下去?”
沉默了数秒之后,韩霖似乎有些恍然大悟的说道:“原来是这样的,若是士兵不能相信自己守得住,再坚固的堡垒也是守不住的。”
李自成:“…”
李自成自觉已经和韩霖谈的差不多了,正想和对方告别,却见韩霖向他一拜后诚恳的请求道:“永春之父刚刚去世,不知陛下能否准许让其回家操办丧事?”
李自成只是一愣,就点头答应道:“父亲死了自然应当回去,你替朕向永春致哀,有什么需要可找李来亨说明…”
韩霖从武英殿中出来,就看到了三十出头的王永春站在金水河边的树下发呆,他上前叫了数声,王永春这才惊醒了过来,赶紧快步走到韩霖面前向他告罪后问道:“世叔可帮小侄问过了吗?”
韩霖点了点头,然后小声说道:“陛下甚是通情达理,同意你回家操办丧事,你去李来亨那边拿一纸文书并谢恩,就可以回去老家了。最好今日办完手续,明日一早就出发,迟则易变。”
王永春再次拜谢了韩霖,然后便匆匆离去了。看着王永春离去的背影,韩霖倒是站在了原地开始思索起李自成身上发生的一些变化来了。虽然他投顺李自成的时间也只有几个月,接触对方的时间并不多,但是他更能感受到李自成在山西时的意气风发,进入北京后的患得患失,和现在的漠然姿态。
韩霖心中所想到的漠然姿态,是指李自成对于皇帝位置的那种态度。进入北京之后,李自成似乎就失去了那种把万事掌握在手上的自信心,于是就表现出了对一些不正常行为的退让,在韩霖看来就是对于刘宗敏这些大顺功臣的忌惮。
而这次从山海关回来之后的李自成,似乎又多了些变化,虽然没有表现出过去那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自信力,但至少对自己要做什么是很清晰的,他也有些疑惑,这到底算不算是一种好的变化。
在韩霖站在金水河边发呆时,李自成这边已经站在了武英殿后的平房内,向着李来亨问道:“京城内外的红衣大炮数量查清楚了吗?”
李来亨点了点头说道:“根据兵部的记录,天启三年朝廷向澳门购买了30门红衣大炮,崇祯二年又向澳门购买了10门红衣大炮,崇祯三年登莱巡抚孙元化又从澳门聘请了27名西洋人,其中除了教授西洋战法的教官外,还有教授铸造火炮的西洋工匠。
崇祯十年,济宁卫仿造西洋铁炮成功,不过因为之后钱粮不济,济宁卫的铸炮就停止了。根据兵部的记录,截止到今年元月为止,红衣大炮外购约40门,自制约60-70门,总共约百余门红衣大炮。
我们在北京城内找到了22门可用的红衣大炮,据说涿州还有4门,天津有4门,山东临清、济宁还有一些,其他大炮都被陆续调去了辽东,或是被登莱乱军携带而走了。”
李自成心里计算了一下,便知道满清手中的红衣大炮应当是超过了自己了,这还只是以他们从明军中缴获的红衣大炮数量计算的,并不包括满清自己铸造的大炮数量。
唯一值得庆幸的是,大明自制的红衣大炮都是仿的海军长炮,行动不便,且威力并不及西洋原版。当然,在满清掌握了野战的主动权后,这种重武器的行动不便也就不能称之为弱点了。